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GB50242-2002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1)
發布時間:
2011-05-07 08:55
訪問量:
4.4.8 管道及設備保溫層的厚度和平整度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4.4.8的規定。
說明:
4.4.8 《驗評標準》第2.3.7條及表2.3.7之3項適用檢查保溫材料,而且非常方便,起到保證質量的作用。
表4.4.8 管道及設備保溫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次 |
項目 |
允許偏差(mm) |
檢驗方法 |
|
1 |
厚度 |
+0.1δ—0.05δ |
用鋼針刺入 |
|
2 |
表面平整度 |
卷材 |
5 |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
涂抹 |
10 |
注:δ為保溫層厚度。
5 室內排水系統安裝
5.1 一 般 規 定
5.1.1 本章適用于室內排水管道、雨水管道安裝工程的質量檢驗與驗收。
說明:
5.1.1 本章適用范圍
5.1.2 生活污水管道應使用塑料管、鑄鐵管或混凝土管(由成組洗臉盆或飲用噴水器到共用水封之間的排水管和連接衛生器具的排水短管,可使用鋼管)。
雨水管道宜使用塑料管、鑄鐵、鍍鋅鋼管或混凝土管等。
懸吊管道定使用塑料管、鑄鐵管或塑料管。易受振動的雨水管道(如鍛造車間等)應使用鋼管。
說明:
5.1.2 對室內排水管道可選用的管材作一般規定。
主 控 項 目
5.2.1 隱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隱蔽前必須做灌水試驗,其灌水高度應不低于底層衛生器具的上邊緣或底層地面高度。
檢驗方法:滿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滿觀察5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無滲漏為合格。
說明:
5.2.1 隱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隱蔽前作灌水試驗,主要是防止管道本身及管道接口滲漏。灌水高度不低于底層衛生器具的上邊緣或底層地面高度,主要是按施工程序確定的,安裝室內排水管道一般均采取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方法。從工藝要求盾,鋪完管道后,經試驗檢查無質量問題,為保護管道不被砸碰和不影響土建及其他工序,必須進行回填。如果先隱蔽,待一層主管做完再補做灌水試驗,一旦有問題,就不好查找是哪段管道或接口漏水。
5.2.2 生活污水鑄鐵管道的坡度必須符合設計或本規范表5.2.2的規定。
說明:
5.2.2 根據《驗評標準》第3.4.8條表3.4.8,主要為保證排水暢通。
表5.2.2 生活污水鑄鐵管道的坡度
項次 |
管徑(mm) |
標準坡度(‰) |
最小坡度(‰) |
1 |
50 |
35 |
25 |
2 |
75 |
25 |
15 |
3 |
100 |
20 |
12 |
4 |
125 |
15 |
10 |
5 |
150 |
10 |
7 |
6 |
200 |
8 |
5 |
5.2.3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須符合設計或本規范表5.2.3的規定。
說明:
5.2.3 塑料排水管道內壁較光滑,結合對多項工程的調研,確定表5.2.3的坡度值。
表5.2.3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
項次 |
管徑(mm) |
標準坡度(‰) |
最小坡度(‰) |
1 |
50 |
25 |
12 |
2 |
75 |
15 |
8 |
3 |
110 |
12 |
6 |
4 |
125 |
10 |
5 |
5 |
160 |
7 |
4 |
檢驗方法:水平尺、拉線尺量檢查。
5.2.4 排水塑料管必須按設計要求及位置裝設伸縮節。如設計無要求時,伸縮節間距不得大于4m。
高層建筑中明設排水塑料管道應按設計要求設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說明:
5.2.4 參照CJJ/T29-98:第3.1.3-4條;第3.1.17-20條;第4.1.14條編寫。經調研,凡直線長度超過4m的排水塑料管道沒有設伸縮節的都出現變形、裂漏等現象,這條規定是合適的;高層建筑中明設排水管道在樓板下設阻火圈或防火套管是防止發生火災時塑料管被燒壞后火勢穿過樓板使火災蔓延到其他層。
5.2.5 排水主立管及水一干管管道均應做通球試驗,通球球徑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徑的2/3,通球率必須達到100%。
檢查方法:通球檢查。
說明:
5.2.5 根據對排水工程質量常見病的調研,保證工程質量要求排水立管及水平干管均應作通球試驗;通球要必保100%;球徑以不小于排水管徑的2/3為宜。
5.2.6 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設置的檢查口或清掃口,當設計無要求時應任命下列規定:
1 在立管上應每隔一層設置一個檢查口,但在最底層和有衛生器具的最高層必須設置。 如為兩層建筑時,可僅在底層設置立管檢查口;如有乙字彎管時,則在該層乙字彎管的上部設置檢查口。檢查口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一般為1m,允許偏差±20mm;檢查口的朝向應便于檢修。暗裝立管,在檢查口處應安裝檢修門。
2 在連接2個及2個以上大便器或3個及3個以上衛生器具的污水橫管上應設置清掃口。當污水管在樓板下懸吊敷設時,可將清掃口設在上一層樓地面上,污水管起點的清掃口與管道相垂直的墻面距離不得小于200mm;若污水管起點設置堵頭代替清掃口時,與墻面距離不得小于400mm。
3 在轉角小于135 度的污水橫管上,應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
4 污水橫管的直線管段,應按設計要求的距離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說明:
5.2.6 參照《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88(以下簡稱《給水排水設計規范》)第3.5.3條,結合近年施工經驗設此條。其第4款中的污水橫管的直線管段上檢查口或清掃口之間的最大距離應符合表3.5.3的規定。
5.2.7 埋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檢查口,應設在檢查井內。井底表面標高與檢查口的法蘭相平,井底表面應有5%坡度,坡向檢查口。
檢驗方法:尺量檢查。
說明:
5.2.7 主要為了便于檢查清掃。并 底表面設坡度,是為了使井底內不積存臟物。
5.2.8 金屬排水管道上的吊鉤或卡箍應固定在承重結構上。固定件間距:橫管不大于2m;立管不大于3m。樓層高度小于或等于4 m,立管可安裝1個固定件。立管底部的彎管處應設支墩或采取固定措施。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說明:
5.2.8 金屬排水管道較重,要求吊鉤或卡箍固定在承重結構上是為了安全。固定件間距則根據調研確定。要求立管底部的彎管處設支墩,主要防止立管下沉,造成管道接口斷裂。
5.2.9 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間距應符合表5.2.9的規定。
說明:
5.2.9 根據各排水塑料管材生產廠家提供的資料及對各施工單位現場調研綜合編制表5.2.9。
表5.2.9 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最大間距(單位:m)
管徑(mm) |
50 |
75 |
110 |
125 |
160 |
立 管 |
1.2 |
1.5 |
2.0 |
2.0 |
2.0 |
橫 管 |
0.5 |
0.75 |
1.10 |
1.30 |
1.6 |
檢驗方法:尺量檢查。
5.2.10 排水能氣管不得與風道或煙道連接,且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通氣管應高出屋面300mm,但必須大于最大積雪厚度。
2 在通氣管出口4m以內有門、窗時,通氣管應高出門、窗頂600mm或引向無門、窗一側。
3 在經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頂上,通氣管應高出屋面2m,并應根據防雷要求設置防雷裝置。
4 屋頂有隔熱層從隔熱層板面算起。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說明:
5.2.10 參照《給排水設計規范》第3.6.9條、第3.6.11條編寫。
5.2.11 安裝未經消毒處理的醫院含菌污水管道,不得與其他排水管道直接連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說明:
5.2.11 參照《給排水設計規范》第3.3.3條3款,主要防止未經滅菌處理的廢水帶來大量病菌排入污水管道進而擴散。
5.2.12 飲食業工藝設備引出的排水管及飲用水水箱的溢流管,不得與污水道直接連接,并應留出不小于100mm的隔斷空間。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說明:
5.2.12 參照《給排水設計規范》第3.3.3條1、2款。主要為了防止大腸桿菌及有害氣體沿溢流管道進入設備及水箱污染水質。
5.2.13 通向室外的排水檢查井的排水管,穿過墻壁或基礎必須下返時,應采用45度三通和45度彎頭連接,并應在垂直管段頂部設置清掃口。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說明:
5.2.13 參照《給排水設計規范》第3.3.16條。主要為了便于清掃,防止管道堵塞。
5.2.14 由室內通向室外排水檢查井的排水管,井內引入管應高于排出管或兩管頂相平,并不小于90度的水流轉角,如跌落差大于300mm可不受角度限制。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說明:
5.2.14 參照《給排水設計規范》第3.3.19條。主要為了保證室內排水暢通,防止外管網污水倒流。
5.2.15 用于室內排水的室內管道、水平管道與立管的連接,應采用45度三通或45度四通和90度斜三通或90度斜四通。立管與排出管端部的連接,應采用兩個45度彎頭或曲率半徑不小于4倍管徑的90度彎頭。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說明:
5.2.15 參照《給排水設計規范》第3.3.15條編寫。
5.2.16 室內排水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2.16的相關規定。
說明:
5.2.16 《驗評標準》第3.1.12條表3.1.12經多年使用未發現問題,是適用的。
表5.2.16 室內排水和雨水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次 |
項 目 |
允許偏差(mm) |
檢驗方法 |
|||
1 |
坐 標 |
15 |
用水準儀(水平尺)、直尺、拉線和尺量檢查 |
|||
2 |
標 高 |
+15 |
||||
3 |
橫管縱橫方向彎曲 |
鑄鐵管 |
每1m |
≯1 |
||
全長(25m以上) |
≯25 |
|||||
鋼管 |
每1m |
管徑小于或等于100mm |
1 |
|||
管徑大于100mm |
1.5 |
|||||
全長(25m以上) |
管徑小于或等于100mm |
≯25 |
||||
管徑大于100mm |
≯308 |
|||||
塑料管 |
每1m |
1.5 |
||||
全長(25m以上) |
≯38 |
|||||
鋼筋混凝土管、混凝土管 |
每1m |
3 |
||||
全長(25m以上) |
≯75 |
|||||
4 |
立管垂直度 |
鑄鐵管 |
每1m |
3 |
吊線和尺量檢查 |
|
全長(25m以上) |
≯15 |
|||||
鋼管 |
每1m |
3 |
||||
全長(25m以上) |
≯10 |
|||||
塑料管 |
每1m |
3 |
||||
全長(25m以上) |
≯15 |
5.3 雨水管道及配件安裝
主 控 項 目
5.3.1 安裝在室內的雨水管道安裝后應做灌水試驗,灌水高度必須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
檢驗方法:灌水試驗持續1h,不滲不漏。
說明:
5.3.1 主要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因雨水管有時是滿管流,要具備一定的承壓能力。
5.3.2 雨水管道如采用塑料管,其伸縮節安裝應符合設計地求。
檢驗方法:對照圖紙檢查。
說明:
5.3.2 塑料排水管要求每層設伸縮節,作為雨水管也應按設計要求安裝伸縮節。
5.3.3 懸吊式雨水管道的敷設坡度不得小于5‰;埋地雨水管道的最小坡度,應符合表5.3.3的規定。
說明:
5.3.3 主要為使用排水通暢。
表5.3.3 地下埋設雨水排水管道的最小坡度
項次 |
管徑(mm) |
最小坡度(‰) |
1 |
50 |
20 |
2 |
75 |
15 |
3 |
100 |
8 |
4 |
125 |
6 |
5 |
150 |
5 |
6 |
200—400 |
4 |
檢驗方法:水平尺、拉線尺量檢查。
一 般 項 目5.3.4 雨水管道不得生活污水管道相連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說明:
5.3.4 主要防止雨水管道滿水后倒灌到生活污水管,破壞水封造成污染并影響雨水排出。
5.3.5 雨水斗管的連接應固定在屋面承重結構上。雨水斗邊屋面連處應嚴密不漏。連接管管徑當設計無要求時,不得小于100mm。
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
說明:
5.3.5 雨水斗的連接管應固定在屋面承重結構上,主要是為了安全、防止斷裂;雨水邊緣與屋面相連處應嚴密不漏,主要防止接觸不嚴漏水。DN100是雨水斗的最小規格。
5.3.6 懸吊式雨水管道的檢查口或帶法蘭堵口的三通的間距不得大于表5.3.6的規定。
說明:
5.3.6 主要為便于清掃。
表5.3.6 懸吊管檢查口間距。
項次 |
懸吊直徑(mm) |
檢查口間距(mm) |
1 |
≤150 |
≯15 |
2 |
≥200 |
≯20 |
檢驗方法:拉線、尺量檢查。
5.3.7 雨水管道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本規范表5.2.16的規定。
說明:
5.3.7 參照《驗評標準》第3.1.12條表3.1.12編寫。
5.3.8 雨水鋼管管道焊口允許偏差應符合表5.3.8的規定。
說明:
5.3.8 主要為檢驗焊接質量。
表5.3.8 鋼管管道焊口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次 |
項目 |
允許偏差 |
檢驗方法 |
||
1 |
焊口平直度 |
管壁厚10mm以內 |
管壁厚1/4 |
焊接檢驗尺和游標卡尺檢查 |
|
2 |
焊縫加強面 |
高 度 |
+1mm |
||
寬 度 |
|||||
3 |
咬 邊 |
深 度 |
小于0.5mm |
直尺檢查 |
|
長度 |
連續長度 |
25mm |
|||
總長度(兩側) |
小于焊縫長度的10% |
6 室內熱水供應系統安裝
6.1. 一 般 規 定
6.1.1 本章節適用于工作壓力不大于0.1MPa,熱水溫度不超過75℃的室內熱水供應管道安裝工程的質量檢驗與驗收。
說明:
6.1.1 本章適用范圍。熱水溫度不超過75℃編寫。
6.1.2 熱水供應系統的管道應采用塑料管、復合管、鍍鋅鋼管和銅管。
說明:
6.1.2 為保證衛生熱水供應的質量,熱水供應系統的管道應采用耐腐蝕、對水質無污染的管材。
6.1.3 熱水供應系統管道及配件安裝應按本規范第4.2節的相關規定執行。
說明:
6.1.3 熱水供應系統管道及配件安裝應與室內給水系統管道及配件安裝要求相同。
主控項目
6.2.1 熱水供應系統安裝完畢,管道保溫之間前應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注明時,熱水供應系統水壓試驗壓力應為系統頂點的工作壓力加0.1MPa,同時在系統頂點的試驗壓力不小于0.3MPa。
檢驗方法:鋼管或復合管道系統試驗壓力下10min內壓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壓力檢查,壓力應不降,且不滲不漏;塑料管道系統在試驗壓力下穩壓1h壓力降不得超過0.05MPa,然后在工作壓力1.5倍狀態下穩壓2h,壓力降不得超過0.03MPa,連接處不得滲漏。
說明: 6.2.1 《驗評標準》第4.2.2條經過多年使用未出現問題,只是增加了新的材料。熱水供應系統安裝完畢,管道保溫前進行水壓試驗,主要是防止運行后漏水不易發現和返修。 6.2.2 熱水供應管道應尺量利用自然彎補償熱伸縮,直線段過長則應設置補償器。補償器型式、規格、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按有關規定進行預拉伸。 檢驗方法:對照設計圖紙檢查。說明: 6.2.2 為保證使用安全,熱水供應系統管道熱伸縮一定要考慮。補償器部分沿用《驗評標準》第4。1。4條,主要防止施工單位不按設計要求位置安裝和不作安裝前的預拉伸,致使補償器達不到設計計算的伸長量,導致管道或接口斷裂漏水漏汽。 6.2.3 熱水供應系統竣工后必須進行沖洗0。 檢驗方法:現場觀察檢查。說明: 6.2.3 要求基本同本規范第4。2。3條,只是可以不消毒,不必完全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般 項 目 6.2.4 管道安裝坡度應符合設計規定。 檢驗方法:水平尺、拉線尺量檢查。說明: 6.2.4 為保證熱水供應系統運行安全,有利于管道系統排氣和泄水。 6.2.5 溫度控制器及閥門應安裝在便于觀察和維護的位置。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說明: 6.2.5 溫度控制器和閥門是熱水制備裝置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安裝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以保證熱水供應系統的正常運行。 6.2.6 熱水供應管道和閥門安裝的允許偏差符合本規范表4.2.8的規定。說明: 6.2.6 見本規范條文說明第4.2.8條。 6.2.7 熱水供應系統管道應保溫(浴室內明裝管道除外),保溫材料、厚度、保護殼等應符合設計規定。保溫層厚度和平整度的允許偏差應符合本世紀規范4.4.8的規定。說明: 6.2.7 為保證熱水供應系統水溫質量減少無效熱損失,見本規范條文說明第4.4.8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輔助設備安裝主控項目 6.3.1 在安裝太陽能集熱器玻璃前,應對集熱排管和上、下集管作水壓試驗,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 檢驗方法:試驗壓力下10min內壓力不降,不滲不漏。說明: 6.3.1 太陽能熱水器的集熱排管和上、下集管是受熱承壓部分,為確保使用安全,在裝集熱玻璃之前一定要作水壓試驗。 6.3.2 熱交換器應以工作壓力的1.5倍作水壓試驗。蒸汽部分應不低于蒸汽供汽壓力加0.3MPa;熱水部分應不低于0.4MPa。 檢驗方法:試驗壓力下10min內壓力不降,不滲不漏。說明: 6.3.2 熱交換器是熱水供應系統的主要輔助設備,其水壓試驗應與熱水供應系統相同。 6.3.3 水泵就位前的基礎混凝土強度、坐標、標高、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對照圖紙用儀器和尺量檢查。說明: 6.3.3 主要為保證水泵基礎質量。 6.3.4 水泵試運轉的軸承溫升必須符合設備說明收的規定。 檢驗方法:溫度計實測檢查。說明: 6.3.4 主要為保證水泵安全運行。 6.3.5 敞口水箱的滿水試驗和密閉水箱(罐)的水壓試驗必須符合設計與本規范的規定。 檢驗方法:滿水試驗靜置24h,觀察不滲不漏;水壓試驗在試驗壓力10min壓力不降,不滲不漏。說明: 6.3.5 要求水箱安裝前作滿水和水壓試驗,主要避免安裝后漏水不易修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般 項 目 6.3.6 安裝固定式太陽能熱水器,朝向應正南。如果受條件限制時,其偏移角不得大于15o。集熱器的傾角,對于春、夏、秋三個季節使用的,應采用當地緯度為傾角;若以夏季為主,可比當地緯度減少10o。檢驗方法:觀察和分度儀檢查。說明: 6.3.6 根據各地經驗及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廠家的安裝使用說明書綜合編寫。 6.3.7 由集熱器上、下集管接往熱水箱的循環管道,應有不小于5‰的坡度。 檢驗方法:尺量檢查。說明: 6.3.7 主要為避免循環管路集存空氣影響水循環。 6.3.8 自然循環的熱水箱底部與集熱器上集管之間的距離為0.3~1.0m. 檢驗方法:尺量檢查。說明: 6.3.8 為了保持系統有足夠的循環壓差,克服循環阻力。 6.3.9 制作吸熱鋼板凹槽時,其圓度應準確,間距應一致。安裝集熱排管時,應用卡箍和鋼絲緊固在鋼板凹槽內。 檢驗方法:手扳和尺量檢查。說明: 6.3.9 為防止吸熱板與采熱管接觸不嚴而影響集熱效率。 6.3.10 太陽能熱水器的最低處應安裝泄水裝置。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說明: 6.3.10 為排空集熱器內的集水,防止嚴寒地區不用時凍結。 6.3.11 熱水箱及上、下集管等循環管道均應保溫。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說明: 6.3.11 為減少集熱器損失。 6.3.12 凡以水作介質的太陽能熱水器,在0℃以下地區使用,應采取防凍措施。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說明: 6.3.12 為避免集熱器內載熱流體被凍結。 6.3.13 熱水供應輔助設備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本規范表4.4.7的規定。說明: 6.3.13 保留《驗評標準》第4.3.7條及表4.3.7之1、2項編寫。 6.3.14 太陽能熱水器安裝的允許偏差符合表6.3.14的規定。說明: 6.3.14 保留《驗評標準》第4.2.8條及表4.2.8之4編寫。表6.3.14 太陽能熱水器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目 |
允許偏差 |
檢驗方法 |
||
板式直管太陽能熱水器 |
標 高 |
中心線距地面(mm) |
+20 |
尺 量 |
固定安裝朝向 |
最大偏移角 |
不大于15° |
分度儀檢查 |
7 衛生器具安裝
7.1一般規定
7.1.1 本章適用于室內污水盆、洗滌盆、洗臉(手)盆、盥洗槽、浴盆、淋浴器、大便器、小便器、小便槽、大便部洗槽、婦女衛生盆、化驗盆、排水栓、地漏、加熱器、煮沸消毒器和飲水器等衛生器具安裝的質量檢驗與驗收。
說明:
7.1.1 本章適用范圍。
7.1.2 衛生器具的安裝應采用預埋螺栓或膨脹螺栓安裝固定。
說明:
7.1.2 用預埋螺栓和膨脹螺栓固定衛生器具仍是目前最常用的安裝方法。
7.1.3 衛生器具安裝高度如設計無要求是,應符合表7.1.3的規定。
說明:
7.1.3 參照《給排水設計規范》第3.2.7條及表3.2.7編寫。
表7.1.3 衛生器具的安裝高度
項次 |
衛生器具名稱 |
衛生器具安裝高度(mm) |
備注 |
||||
居住和公共建筑 |
幼兒園 |
||||||
1 |
污水盆 |
架空式 |
800 |
800 |
|
||
2 |
洗滌盆(池) |
800 |
800 |
自地面至器具上邊緣 |
|||
3 |
洗臉盆、洗手盆(有塞、無塞) |
800 |
500 |
||||
4 |
盥洗槽 |
800 |
500 |
||||
5 |
浴盆 |
≯520 |
|
||||
6 |
蹲式 |
高水箱 低水箱 |
1800 900 |
1800 900 |
自臺階面至高水箱底 |
||
7 |
蹲式 |
高水箱 |
1800 |
1800 |
自地面至高水箱底 |
||
低 |
外露排水管式 虹吸噴射式 |
510 470 |
370 |
||||
8 |
小便器 |
掛式 |
600 |
450 |
自地面至下邊緣 |
||
9 |
水便槽 |
200 |
150 |
自地面至臺階面 |
|||
10 |
大便槽沖冼水箱 |
≮2000 |
|
自臺階面至水箱底 |
|||
11 |
婦女衛生盆 |
360 |
|
自地面至器具上邊緣 |
|||
12 |
化驗盆 |
800 |
|
自地面至器具上邊緣 |
|||
|
|
|
|
|
|
|
|
7.1.4 衛生器具給水配件的安裝高度,如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表7.1.4的規定。
說明:
7.1.4 參照《給水排水標準圖集》S3中99S304《衛生設備安裝》及衛生器具安裝說明書綜合編寫。
表7.1.4 衛生器具給水配件的安裝高度
項次 |
給水配件名稱 |
配件中心距地面高度(mm) |
泠熱水龍頭距離(mm) |
|
1 |
架空式污水盆(池)水龍頭 |
1000 |
— |
|
2 |
落地式污水盆(池)水龍頭 |
800 |
|
|
3 |
洗滌盆(池)水龍頭 |
1000 |
150 |
|
4 |
住宅集中給水龍頭 |
1000 |
— |
|
5 |
洗手盆水龍頭 |
1000 |
— |
|
6 |
洗臉盆 |
水龍頭(上配水) |
1000 |
150 |
水龍頭(下配水) |
800 |
150 |
||
角閥(下配水) |
450 |
— |
||
7 |
盥洗槽 |
水龍頭 |
1000 |
150 |
冷熱水管 |
1100 |
150 |
||
8 |
浴盆 |
水龍頭(上配水) |
670 |
150 |
9 |
淋浴器 |
截止閥 |
1150 |
95 |
混合閥 |
1150 |
|
||
淋浴噴頭下沿 |
2100 |
— |
||
10 |
蹲式大便器(臺階面算起) |
高水箱角閥及截止閥 |
2040 |
|
低水箱角閥 |
250 |
— |
||
手動式自閉沖洗閥 |
600 |
— |
||
腳踏式自閉沖洗閥 |
150 |
— |
||
拉管式沖洗閥(從地面算起) |
1600 |
— |
||
帶防污助沖器閥門(從地面算起) |
900 |
— |
||
11 |
坐式大便器 |
高水箱角閥及截止閥 |
2040 |
— |
低水箱角閥 |
150 |
— |
||
12 |
大便槽沖洗水箱截止閥(從臺階面算起) |
≯2400 |
— |
|
13 |
立式小便器角閥 |
1130 |
— |
|
14 |
掛式小便器角閥及截止閥 |
1050 |
— |
|
15 |
小便槽多孔沖洗管 |
1100 |
— |
|
16 |
實驗室化驗水龍頭 |
1000 |
— |
|
17 |
婦女衛生盆混合閥 |
360 |
— |
注:裝設在幼兒園的洗手盆、洗臉盆和盥洗槽水嘴中心字地面安裝高度應700mm,其他衛生器具給水配件的安裝高度,應按衛生器具實際尺寸相應減少。
7.2. 衛生器具安裝
主控項目
7.2.1 排水栓和地漏的安裝應平正、牢固,低于排水表面,周邊無滲漏。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
檢驗方法:試水觀察檢查。
說明:
7.2.1 為保證排水栓和地漏的使用安全,排水栓和地漏安裝應平整、牢固,低于排水表面,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周邊的滲漏往往被人們所忽視,是一大隱患。強調周邊做到無滲漏。規定水封高度,保證地漏使用功能。
7.2.2 衛生器具交工前應做滿水和通水試驗。
檢驗方法:滿水后各連接件不滲不漏;能通水試驗給、排水暢通。
說明:
7.2.2 經調研很多衛生器具如洗面盆、浴盆等不作滿水試驗,其溢流口、溢流管是否暢通無從檢查;所有的衛生器具均應作通水試驗,以檢驗其使用效果。
7.2.3 衛生器具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表7.2.3的規定。
說明:
7.2.3 保留《驗評標準》第3.2.6條及表3.2.6編寫。
表7.2.3 衛生器具安裝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次 |
項目 |
允許偏差(mm) |
檢驗方法 |
|
1 |
坐標 |
單獨器具 |
10 |
拉線、吊線和尺量檢查 |
成排器具 |
5 |
|||
2 |
坐標 |
單獨器具 |
+15 |
|
成排器具 |
+10 |
|||
3 |
器具水平度 |
2 |
用水平尺和尺量檢查 |
|
4 |
器具垂直度 |
3 |
吊線和尺量檢查 |
7.2.4 有飾面的浴盆,應留有通向浴盆排水口的檢修門。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說明:
7.2.4 主要為了方便檢修。
7.2.5 小便槽沖洗管,應采用鍍鋅鋼管或硬質資料管。沖洗孔應斜向下方安裝,沖洗水流向同墻面成45o角。鍍鋅鋼管鉆孔后應進行二次鍍鋅。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說明:
7.2.5 主要是保證沖洗水質和沖洗效果。要求鍍鋅鋼管鉆孔后進行二次鍍鋅,主要是防止因鉆孔氧化腐蝕,出水腐蝕墻面并減少沖洗管的使用壽命。
7.2.6 衛生器具的支、托架必須防腐良好,安裝平整、牢固,與器具接觸緊密、平穩。
檢驗方法:觀察和手扳檢查。
說明:
7.2.6 主要為了保證衛生器具安裝質量。
7.3 衛生器具給水配件安裝
主控項目
7.3.1 衛生器具給水配件應完好無損傷,接口嚴密,啟閉部分靈活。
檢驗方法:觀察及手扳檢查。
說明:
7.3.1 對衛生器具給水配件質量進行控制,主要是保證外觀質量和使用功能。
7.3.2 衛生器具給水配件安裝標高的允許偏差符合表7.3.2的規定。
說明:
7.3.2 保留《驗評標準》第2.2.6條及表2.2.6編寫。
7.3.3 浴盆軟管淋浴器掛鉤的設計,如設計無要求,應距地面1.8m。
檢驗方法:尺量檢查。
說明:
相關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