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CJJ1-2008《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8)
發布時間:
2011-05-07 08:46
訪問量:
一般項目
5 表面應平整、堅實、石料嵌鎖穩定,無明顯高低差;嵌縫料、瀝青撒布應均勻,無花白、積油,漏澆等現象,且不得污染其它構筑物。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6 瀝青貫入式碎石基層和底基層允許偏差應符合表7.8.6的規定。
表7.8.6 瀝青貫入式碎石基層和底基層允許偏差
項目 |
允許偏差 |
檢驗頻率 |
檢驗方法 |
|||||
范圍 |
點數 |
|||||||
中線偏位(mm) |
≤20 |
100 |
1 |
用經緯儀測量 |
||||
縱斷高程(mm) |
基層 |
±15 |
20m |
1 |
用水準儀測量 |
|||
底基層 |
±20 |
|||||||
平整度(mm) |
基層 |
≤10 |
20m |
路寬(m) |
<9 |
1 |
用3m直尺和塞尺連續量兩尺,取較大值 |
|
底基層 |
≤15 |
9~15 |
2 |
|||||
>15 |
3 |
|||||||
寬度(mm) |
不小于設計規定+B |
40m |
1 |
用鋼尺量 |
||||
橫坡 |
±0.3%且不反坡 |
20m |
路寬(m) |
<9 |
2 |
用水準儀測量 |
||
9~15 |
4 |
|||||||
>15 |
6 |
|||||||
厚度(mm) |
+20 |
1000m2 |
1 |
刨挖,用鋼尺量 |
8 瀝青混合料面層
8.1 一般規定
8.1.1 施工中應根據面層厚度和瀝青混合料的種類、組成、施工季節,確定鋪筑層次及各分層厚度。
8.1.2 瀝青混合料面層不得在雨、雪天氣及環境最高溫度低于5℃時施工。
8.1.3 城鎮道路不宜使用煤瀝青。需使用時,應制定保護施工人員防止吸入煤瀝青蒸氣或皮膚直接接觸煤瀝青的措施。
8.1.4 當采用舊瀝青路面作為基層加鋪瀝青混合料面層時,應對原有路面進行處理、整平或補強,符合設計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符合設計強度、基本無損壞的舊瀝青路面經整平后可作基層使用。
2 舊路面有明顯損壞,但強度能達到設計要求的,應對損壞部分進行處理。
3 填補舊瀝青路面,凹坑應按高程控制、分層鋪筑,每層最大厚度不宜超過10cm。
8.1.5 舊路面整治處理中刨除與銑刨產生的廢舊瀝青混合料應集中回收,再生利用。
8.1.6 當舊水泥混凝土路面作為基層加鋪瀝青混合料面層時,應對原水泥混凝土路面進行處理,整平或補強,符合設計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對原混凝土路面應作彎沉試驗,符合設計要求,經表面處理后,可作基層使用。
2 對原混凝土路面層與基層間的空隙,應填充處理。
3 對局部破損的原混凝土面層應剔除,并修補完好。
4 對混凝土面層的脹縫、縮縫、裂縫應清理干凈,并應采取防反射裂縫措施。
8.1.7 原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瀝青應符合下列要求:
1)宜優先采用A級瀝青作為道路面層使用。B級瀝青可作為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面層使用。當缺乏所需標號的瀝青時,可采用不同標號瀝青摻配,摻配比應經試驗確定。道路石油瀝青的主要技術指標應符合表8.1.7-1的要求。
2)乳化瀝青的質量應符合表8.1.7-2的規定。在高溫條件下宜采用粘度較大的乳化瀝青,寒冷條件下宜使用粘度較小的乳化瀝青。
表8.1.7-2 道路用乳化瀝青技術要求
試驗項目 |
單位 |
品種代號 |
試驗 |
||||||||||
陽離子 |
陰離子 |
非離子 |
|||||||||||
噴灑用 |
攪拌用 |
噴灑用 |
攪拌用 |
噴灑用 |
攪拌用 |
||||||||
PC-1 |
PC-2 |
PC-3 |
BC-1 |
PA-1 |
PA-2 |
PA-3 |
BA-1 |
PN-2 |
BN-1 |
||||
破乳速度 |
- |
快裂 |
慢裂 |
快裂或中裂 |
慢裂或中裂 |
快裂 |
慢裂 |
快裂或中裂 |
慢裂或中裂 |
慢裂 |
慢裂 |
T0658 |
|
粒子電荷 |
- |
陽離子(﹢) |
陰離子(﹣) |
非離子 |
T0653 |
||||||||
篩上殘留物(1.18mm篩),大于 |
% |
0.1 |
0.1 |
0.1 |
T0652 |
||||||||
粘度 |
恩格拉粘度計E25 |
- |
2~10 |
1~6 |
1~6 |
2~30 |
2~10 |
1~6 |
1~6 |
2~30 |
1~6 |
2~30 |
T0622 |
道路標準粘度計C25.3 |
S |
10~25 |
8~20 |
8~20 |
10~60 |
10~25 |
8~20 |
8~20 |
10~60 |
8~20 |
10~60 |
T0621 |
|
蒸發殘留物 |
殘留分含量,≮ |
% |
50 |
50 |
50 |
55 |
50 |
50 |
50 |
55 |
50 |
55 |
T0651 |
溶解度,≮ |
% |
97.5 |
97.5 |
97.5 |
T0607 |
||||||||
針入度(25℃) |
0.1mm |
50~200 |
50~300 |
45~150 |
50~200 |
50~300 |
45~150 |
50~300 |
60~300 |
T0604 |
|||
延度(15℃)≮ |
cm |
40 |
40 |
40 |
T0605 |
||||||||
與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積,≮ |
- |
2/3 |
- |
2/3 |
- |
2/3 |
- |
T0654 |
|||||
與粗、細粒式集料攪拌試驗 |
- |
- |
均勻 |
- |
均勻 |
- |
T0659 |
||||||
水泥攪拌試驗的篩上剩余,≯ |
% |
- |
- |
- |
3 |
T0657 |
|||||||
常溫貯存穩定性: |
% |
1 |
1 |
1 |
T0655 |
注:1 P為噴灑型,B為攪拌型,C、A、N分別表示陽離子、陰離子、非離子乳化瀝青。
2粘度可選用恩格拉粘度計或瀝青標準粘度計之一測定。
3表中的破乳速度與集料的粘附性、攪拌試驗的要求、所使用的石料品種有關,質量檢驗時應采用工程上實際的石料進行試驗,
僅進行乳化瀝青產品質量評定時可不要求此三項指標。
4貯存穩定性根據施工實際情況選用試驗時間,通常采用5d,乳液生產后能在當天使用時,也可用1d的穩定性。
5當乳化瀝青需要在低溫冰凍條件下貯存或使用時,尚需按T0656進行﹣5℃低溫貯存穩定性試驗,要求沒有粗顆粒、不結塊。
6如果乳化瀝青是將高濃度產品運到現場經稀釋后使用時,表中的蒸發殘留物等各項指標指稀釋前乳化瀝青的要求。
3)用于透層、粘層、封層及拌制冷拌瀝青混合料的液體石油瀝青的技術要求應符合表8.1.7-3的規定。
表8.1.7-3 道路用液體石油瀝青技術要求
試驗項目 |
單位 |
快凝 |
中凝 |
慢凝 |
試驗方法 |
||||||||||||
AL(R) |
AL(R) |
AL(M) |
AL(M) |
AL(M) |
AL(M) |
AL(M) |
AL(M) |
AL(S) |
AL(S) |
AL(S) |
AL(S) |
AL(S) |
AL(S) |
||||
粘度 |
C25.5 |
S |
<20 |
- |
<20 |
- |
- |
- |
- |
- |
<20 |
- |
- |
- |
- |
- |
T0621 |
C60.5 |
S |
- |
5~15 |
- |
5~15 |
16~25 |
26~40 |
41~100 |
101~200 |
- |
5~15 |
16~25 |
26~40 |
41~100 |
101~200 |
||
蒸餾體積 |
225℃ |
% |
>20 |
>15 |
<10 |
<7 |
<3 |
<2 |
0 |
0 |
- |
- |
- |
- |
- |
- |
T0632 |
315℃ |
% |
>35 |
>30 |
<35 |
<25 |
<17 |
<14 |
<8 |
<5 |
- |
- |
- |
- |
- |
- |
||
360℃ |
% |
>45 |
>35 |
<50 |
<35 |
<30 |
<25 |
<20 |
<15 |
<40 |
<35 |
<25 |
<20 |
<15 |
<5 |
||
蒸餾后殘留物 |
針入度(25℃) |
0.1mm |
60~200 |
60~200 |
100~300 |
100~300 |
100~300 |
100~300 |
100~300 |
100~300 |
- |
- |
- |
- |
- |
- |
T0604 |
延度(25℃) |
cm |
>60 |
>60 |
>60 |
>60 |
>60 |
>60 |
>60 |
>60 |
- |
- |
- |
- |
- |
- |
T0605 |
|
浮漂度(5℃) |
S |
- |
- |
- |
- |
- |
- |
- |
- |
<20 |
>20 |
>30 |
>40 |
>45 |
>50 |
T0631 |
|
閃點(TOC法) |
℃ |
>30 |
>30 |
>65 |
>65 |
>65 |
>65 |
>65 |
>65 |
>70 |
>70 |
>100 |
>100 |
>120 |
>120 |
T0633 |
|
含水量≯ |
%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T0612 |
相關下載